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

笛子演奏--陽光照耀著美麗的塔十庫爾干

中國笛子的由來

笛子最早的前身是一種7000多年前的古笛,可以完整的發出五聲音階。最初笛子的名稱叫滌;到唐代出現了尺八。
笛子由來相傳有二:
《史記》內有「黃帝令伶倫伐嶰谷之竹作管」。但中國古代記載有笛簫混淆現象,所以史記所記載的,不一定是笛。
相傳漢朝時從西域傳入。
一開始,笛子的按孔是均勻排列的。後來為了能夠較為準確的半音,而將右邊二孔的距離增大,左邊二孔和中間二孔的距離減小。為了能夠和樂隊向協調,避免因氣溫變化而引起的音高變化,出現了可以調節管長的笛子(類似於西洋的木管樂器的調音方式),最多可調節1/4個音高。但由於改變音高的同時會改變音色,大多數獨奏家不使用這種笛子。
笛子一開始是沒有膜的。為了使音色明亮,後來用笛竹的薄膜粘貼在孔上。由於這種笛膜容易破碎,有人也使用腸衣膜。這種笛膜雖然耐用,但音色不如前者清脆。結合兩者長處的新笛膜,採自於蘆薈,為現在廣大的演奏家所使用。
到了近代,為了適應新的演奏需要,笛子的音域越來越寬廣。從六孔笛,發展出了七孔、八孔至十孔笛。按孔方式也趨同於木管樂器的演奏技法。另外,新類型的笛子不斷涌現:由於管長的增長,出現了彎管笛;「拉笛」,可以模仿弦樂器的音色;還出現了「口笛」,只用兩個拇指來演奏,擅長模仿鳥類的叫聲。

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

二胡介紹

二胡介紹

二胡:   二胡國樂中最主要的拉弦樂器,也是胡琴類的最主要的代表樂器,各地的民俗音樂,都常以二胡為伴奏或獨奏之ㄧ,二胡以琴筒、琴杆,琴弓琴弦、琴碼、千斤、琴弓、底托所組成,二胡的琴筒一邊通常以蟒蛇皮覆蓋,一邊則是音窗,琴杆與琴弦,通常是用一條小繩梆在一起,來提高二胡的音色,二胡是藉由琴弦的震動傳遞到琴碼,在由琴碼的震動,傳遞到琴桶內的音窗出聲。二胡的音色悲哀,表現能力強,通常用來演奏一些氣勢龐大、哀傷的音樂。



二胡這個名稱,在南方是專指獨奏用或在國樂隊用的一種,北方人稱為「南胡」,二胡為我國流傳最廣,它廣泛地流傳在長城內外,大江南北,以至珠江流域。俗稱胡琴,由於全國各地不同的習慣,也有稱為「二弦」、「嗡子」、和「胡胡」的,名稱雖多,實際上都是同一種樂器。二胡音色優美、表現力強,既能演奏柔和、流暢的曲調,也能演奏跳躍有力的旋律,音色剛柔多變。由於流傳和使用的地區不同,演奏法基本一樣,但都具有不同的演奏風格和濃厚的地方色彩。於獨奏、伴奏、合奏。琴筒 震動膜採用蟒皮,琴筒、琴桿常用紅木、烏木、紫檀木製成。一般採用五弦度定弦,外弦定 a',內弦定 d'。近年改良成功的有八方筒、方圓筒、低調粗弦、 雙千斤二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