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4日 星期二

琵琶的由來

  琵琶的由來,傳說是秦朝興起而在漢朝盛行,且認為琵琶是道地的中國產物,但梨春園彈奏琵琶的抱法與南管不同;南管所用的琵琶屬於「南琶」,是仿七絃琴絃上十三音而做四相九品十三音。彈奏時以橫抱方式,是依魏晉唐宋古制而來,國樂或北管的北琶是豎抱方式。
琵琶 已有倆千多年的流傳歷史.由漢代到唐代極盛, 直到現代,經久不衰.歷代琵琶演奏家,作曲家和制作大師在實踐中不斷改進, 使音響鏗鏘美妙,富有金石之聲.演奏指法丰富多樣,表現力極強.其傳統樂曲源遠流長, 反映了各個時代的生活風貌.它是件能文能武,能古能今,能中能西的樂器.尤其是其典雅的一面, 更能使人產生共鳴,倍感親切.
最早「琵琶」是彈撥一類樂器的通稱。遠在 西元前三世紀,中國就有常柄、皮面、圓形音箱的琵琶,名「弦」。漢代亦有木面十二柱的琵琶出現。約在西元三百五十年前後,通過印度傳到中國的一種琵琶,梨形音箱、曲頸、四條弦,叫「曲項琵琶」,這是現代琵琶的前身。它吸收了秦、漢琵琶的長處改造發展,並經後人不斷改進,由有相無品增加至四相十多品,民國後,採用十二音平均律,增至六相二十四品,音域擴大。
演奏方法最初用木撥彈奏,唐代中葉改用手指,彈奏技巧經長期發展,日趨複雜,表現力益豐富。現今傳遍中國南北各地,除做為演奏、重奏、合奏等純樂器的形式出現外,在戲曲、曲藝、歌唱等伴奏樂隊中也廣泛地被應用,是我國相當重要的彈撥樂器。
 
       又名「枇杷」,撥奏絃鳴樂器,是一種早期從外國傳入的彈撥樂器,本源自古波斯(今伊朗)。廣泛用於中國民族樂隊的彈撥樂器。它的歷史悠久,積累了高超的演奏技藝及豐富曲目,成為既能獨奏,又能伴奏和合奏的重要樂器。琵琶二字,在中國古代是摹擬演奏手法的形聲字。右手向前彈出曰「琵」,向後彈進曰「琶」,是彈奏時的兩個基本手法,凡是用這兩個手法抱在懷中彈奏的樂器,在早期都稱為琵琶。
相傳漢代解憂公主曾將它帶到西域,故又名漢琵琶。晉代阮咸,以擅長彈奏此器著名,後人稱之為阮咸琵琶,簡稱為阮。如秦琴、月琴、三絃、雙清等都屬於這一系統。約在350年前後由印度傳入中國的北方,551 年前又傳到南方。自魏朝開始,琵琶成為宮庭宴樂最主要的娛樂表演。很多有名的戰爭,也都以琵琶為主角來譜寫樂曲。在隋唐時代,琵琶主要用於歌舞的伴奏,節奏鮮明,用撥子彈奏。到了宋元時代,因說唱、戲曲的興起,原來4個相位,僅能奏1個八度加純四度,音域狹窄,不能適應聲樂伴奏及器樂獨奏的要求。經歷代人民在實踐中加以改進,吸收了漢琵琶的優點增設品位擴大音域。演奏形式由橫彈改為豎彈;棄掉撥子,用手指彈奏,大大提高了琵琶的表現力。近年琵琶已發展到六相廿四品,具備十二個半音,方便轉調。音量大小適中,音色純淨而飽滿。
琵琶曲有大曲、小曲之分。大曲亦稱大套,它的結構形式可分3種。第1種是多段形成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,描寫單一的內容。第2種是由幾個小曲聯成一套,所聯的小曲可多可少。如<陽春古曲>是由<大十樣景>、<小十樣景>等 10個小曲加一段<尾聲>組成。第 3種為<龍船>的曲式,長期流行在民問,為歷來琵琶譜所不載。其法先在琵琶上奏一段摹擬鑼鼓節奏的音調,然後接奏一曲琵琶化了的民歌;再奏一段鑼鼓,再接另一曲民歌。如此交替進行,長短不拘,視演奏者加工民間歌的多少、時間的長短而定。過去彈詞藝人中書彈琵琶者,往往在書場中以此為開場,吸引聽眾。
琵琶曲中,大曲有文武之分。文套宜於表現文靜細膩、柔和美妙的情趣;武套適於表現威武雄健、豪放爽朗的氣概。華氏(琵琶譜)中的小曲亦有文板、武板之稱,文板大都是指慢板,曲調比較文靜而秀麗;武板是指快板,曲調流暢活潑。
琵琶各部名稱及構造

軫子: 兩旁有四根木柱,用來絞動弦線。
相:
頸部崁有六根半圓形的木條。
品:
腹部有銳角的橫木條。
面板:
用桐木為材料。
四弦:
    一弦:
又名子弦
     二弦:又名中弦
     三弦:又名老弦
     四弦:又名纏弦

腹手:
為下端繫弦用。
 

沒有留言: